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试点推行“免陪照护服务”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试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上海三级医疗机构将率先开展这一试点工作。
专业照护,无需家属陪护
“免陪照护服务”的核心在于,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为住院患者(包括特级、Ⅰ级护理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生活照护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旨在减少患者家属的陪护压力,同时确保患者的照护需求得到专业、连续的满足。
东方网记者探访试点医院
东方网记者实地走访了已开展“免陪护”试点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现已有两个病区实现了住院患者由专业团队24小时全程照护。
专业护理,细致入微
在仁济医院的泌尿外科病房,患者陈先生在手术后,医疗护理员曹东仙立刻提供了专业的术后照护和康复宣教。曹阿姨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为陈先生提供全天候的生活照护服务。
患者感受:专业照护胜过家人
陈先生表示,这种照护方式比自己家人的照顾更加专业。在仁济医院胸外科,来自安徽的汤女士也体验到了同样的感受。她认为,尽管没有家人的陪伴,但“免陪护”病房提供的照护服务更加细致和专业。
专业团队,科学管理
仁济医院胸外科护士长倪科春介绍,这些护理员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不仅负责生活上的照料,还与患者进行人文交流,以增进护患关系。同时,医院采用了护士与护理员协作的模式,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环境安静,降低感染风险
汤女士还提到,相较于传统的陪护模式,“免陪护”病房的安静环境对患者的恢复大有裨益。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箐也表示,减少外来人员频繁进出,对于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免陪护”病房:弹性体系与人文关怀
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奚慧琴指出,“免陪护”制度的实施不仅降低了院内感染率,还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帮助患者更快回归家庭和社会。为了确保“免陪护”制度的顺利实施,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增加护理和护理员的配比,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及加强健康教育等。
科学管理,人性化的陪伴
赵晓箐主任强调,“免陪护”并非“一刀切”,而是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医院在保证专业照护的同时,也考虑到了患者的情感需求,对于特殊患者,允许家属在有陪护证的情况下进行陪护。
探视时间,增进医患沟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免陪护”病区并非患者与家属无法见面。每天下午3点到5点,病区会开放探视时间,责任护士会主动与家属沟通,分享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知识,增进医患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以上改写,文章更加符合博客发布的排版,同时保持了原意,并用更流畅自然的语言呈现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