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 | 翟瑞民
2025年3月7日,全国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回答了中外记者关心的多个问题。以下是会议精彩内容的摘要。
(图片:新华社记者 李笑 摄)
一、中俄关系:坚定不移的友好伙伴
王毅强调,中俄关系始终是国际关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友好的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都不会改变。两国已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相处之道,树立了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成熟、坚韧、稳定的中俄关系,将是动荡世界中的一股稳定力量,而非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变量。
二、中国外交:坚守历史正确的一边
面对世界多变的格局,王毅表示,中国外交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中国将以坚定的确定性来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国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我们既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极限施压和威胁讹诈都无法动摇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三、美国“退群”现象:反思与反对
王毅指出,如果每个国家都只强调本国优先,迷信实力地位,那么世界将回到丛林法则。中国外交始终坚定站在国际公理一边,反对强权、霸权。大国应承担国际义务,履行大国责任,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恃强凌弱。
四、乌克兰危机:和平是共同目标
王毅表示,中方欢迎并支持一切旨在和平的努力。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复杂,化解危机需要时间和耐心。各方应共同努力,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方接受的和平协议。
五、科技竞争:自主创新,突破封锁
王毅强调,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外部封锁和打压,中国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六、中美关系:互利共赢是唯一选择
王毅指出,任何国家都不能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派”的做法既不利于双边关系稳定,也无法建立互信。中美经贸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施压只会招致反制。
七、联合国作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王毅强调,联合国应维护主权平等、公平正义、多边主义和法治。各国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八、中东问题:支持巴勒斯坦,推动和平
王毅表示,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支持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提出的加沙恢复和平计划。
九、中非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王毅指出,中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将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发展,为非洲振兴贡献力量。
十、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王毅强调,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十一、周边外交:和谐共生,合作共赢
王毅表示,中国与亚洲各国是邻里关系,应秉持“共同家园”的理念,平等协商,化解分歧,实现合作共赢。
十二、中欧关系:伙伴关系,照亮世界
王毅指出,中欧关系历经50年,最宝贵的经验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多边主义和伙伴关系。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将造福双方,也将为世界带来光明。
十三、中日关系: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王毅强调,日本应恪守和平宪法精神,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中日交往源远流长,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力量,是讲信修睦的邻邦。
十四、中拉关系:尊重意愿,共同发展
王毅表示,中拉合作符合拉美国家利益,为拉美振兴提供了可靠选择和广阔前景。
十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迎难而上
王毅指出,中国经济实现了5%的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六、南海问题:依法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王毅表示,中方将继续依法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秉持人道主义精神,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十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斩断黑手,切除毒瘤
王毅强调,中国将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总结
王毅外长的发言,全面展示了中国外交的政策立场和战略目标,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提供了明确方向。相信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