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无锡杰出女博士风采展露

admin72025-03-08 19:30:39

标题:致敬巾帼英才——秦锦裳博士:雷达与计算机事业的的无锡功勋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隆重推出一位为共和国雷达和计算机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无锡功勋女博士——秦锦裳。

秦锦裳: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测星人

秦锦裳博士,一位健在的90岁老人,不久前,她所在的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解密了她的传奇故事。秦博士的留影,记录了她在苏联留学时期,在我国驻苏大使馆门前的珍贵瞬间。

1935年,秦锦裳出生于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1952年,她作为首批参加高考的学生之一,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制造专门化专业,成为该专业的首批学生。那时,她以其出色的学术成绩被师生们誉为“女学霸”。

从电气制造到雷达测控

1956年,秦锦裳本科毕业后,参加了上海交大的留苏资格考试,顺利通过。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两年后,她前往莫斯科动力学院深造,主修遥控遥测专业。在莫斯科的五载时光,她刻苦学习,于1963年获得副博士学位。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公派留学人才,归国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

东方红一号:测控背后的功臣

1964年,我国成功研制导弹和原子弹。1965年,国家决定自主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为了实现全天候观测,十四所承担了这一关键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秦锦裳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经过不懈努力,她成功完成了全数字测距系统方案撰写,并在我国第一部精密跟踪雷达154-Ⅱ甲上成功应用。

计算机领域的开拓者

改革开放后,已过五十岁的秦锦裳自学计算机知识,将所学应用于民品研制。她与北京舞蹈学院科研所共同研制的“X光骨龄微机判读系统”获得了文化部“促进文化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三等奖”。

传道授业,桃李满天下

秦锦裳博士不仅是科研领域的佼佼者,更是传道授业的楷模。她曾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在她的指导下,许多学生成长为科研领域的佼佼者。

秦锦裳:一生奉献,无悔青春

如今,秦锦裳虽已90岁高龄,但她的故事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她的女儿说:“我妈这一辈子不讲吃、不讲穿、不讲住,从来不计较什么条件。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贡献,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

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位深藏功与名的无锡女杰,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知晓这位伟大的女性,以及她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何白;校对:缪敏;责编:蔚来;编审:祝建新;来源: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


:以上内容为博客发布排版,已适当扩写和修改,以符合博客文章的发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