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数据库大赛盛况再现,四年磨一剑,近万名选手角逐智慧之争》
智慧之战,数万选手齐聚OceanBase数据库大赛,探索科技未来
1月12日,2024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暨第四届OceanBase数据库大赛近日在北京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12支团队参赛,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有20支顶尖队伍脱颖而出,进入了紧张激烈的决赛环节。在决赛中,各参赛队伍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思维。最终,来自北理工的OBCraft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特等奖,获得了10万元奖金。 这场赛事不仅为年轻的技术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致力于数据库技术研究的学子来说,这样的比赛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大赛,我们看到了新一代科技人才的风采,也期待他们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挥潜力,推动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本届大赛由系统能力培养研究专家组发起,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和系统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示范高校共同主办,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OceanBase联合承办。大赛旨在通过竞赛、交流和成长,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数据库理论知识,积累并提升数据库实践经验与能力,共同推动数据库人才的发展。
自2024年10月初赛启动以来,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近200所国内顶尖高校的2600多名选手报名参加。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比拼,最终有1212支队伍中的20支优胜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
随着大模型的兴起,向量存储和检索技术在AI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为数据库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届大赛聚焦于AI时代的数据库技术,初赛阶段要求参赛者在MiniOB上实现向量数据库的基础功能,如向量的存储及查询等。决赛则更进一步,基于OceanBase社区版,考察选手们优化向量检索性能的能力。 这一趋势不仅展示了数据库技术在应对新需求时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当前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高效地存储和检索大量向量数据,成为衡量数据库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和技术探索,推动数据库技术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最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OBCraft团队荣获冠军。队长李明华提到,参赛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不断了解和提升自我,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对数据库的理解。数据库核心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但这也是一项充满创新的工作,每行代码都能“所见即所得”,成功解决了许多挑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成都理工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的大三和大四学生组成的RushDB团队,荣获了二等奖(第三名),这在历届比赛中尚属首次有本科生进入前三名。
比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理书院院长、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杜小勇和OceanBase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阳振坤在演讲中分享了数据库技术人背后的坚持与梦想。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技术领域的不懈追求,也反映了中国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技进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在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广大年轻科研人员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前行。
杜小勇表示,人工智能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这场浪潮过后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片混乱。此时,就需要更多专注于底层系统建设的人才来支撑,比如数据库专家。近年来,中国数据库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了吸引并培养更多关注数据库领域的人才,产业界和学术界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化的规划与努力,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等院校,我们有责任改进教学内容,从“使用数据库”转向“开发数据库”,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实践操作,减少空洞的讲解,增加实际动手的机会。
阳振坤表示,在AI时代,如今大模型训练的数据、训练的结果,以及与用户的互动,都依赖于数据处理,因此数据库不可或缺。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其形式和功能也可能出现重大变化。未来,包括分布式数据库在内的新型数据库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以满足多样的数据需求。 (注:原文时间“2025年01月14日”未做修改)
对于有志于成为数据库开发者的年轻学者,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建议,首先必须掌握牢固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数据库理论知识。其次,应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参加各类比赛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操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该保持对新兴技术与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和持续学习的热情。唯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方能与时俱进。
OceanBase数据库大赛自2021年起始办,是业内首个专注于数据库内核技术的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2023年,该赛事升级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吸引了近万名选手参与。除了传统的特等奖、一二等奖和三等奖之外,本届大赛特别增设了本科生专属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教师奖,旨在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数据库技术的学习与研究中来。 这种比赛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奖项,可以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的参赛者,让更多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此外,这种赛事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赛事涌现,进一步推动我国在数据库技术领域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