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形机器人独角兽达闼机器人遭遇“闪崩”,资金链断裂危机四伏
来源: TechWire
导语: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之际,一家估值高达223亿的知名独角兽企业——达闼机器人,却突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广州分公司关门停业,上海总部人去楼空,董事长办公室也挂牌待租。这一切,都让人不禁疑问: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正文:
一、达闼机器人:从明星独角兽到危机边缘
成立于2015年的达闼机器人,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上海独角兽企业。2019年,公司完成B轮融资后,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背后,有孙正义软银愿景基金、华登国际、东方富海、朗玛峰创投等顶级VC,以及上海、广州、珠海等地方产业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国移动等国资方,以及金地集团、富士康等产业场景类投资方的支持。
据去年IT桔子发布的《中国机器人行业独角兽名单》,达闼科技以30.77亿美元的估值,高居14家机器人企业榜首。
二、危机爆发:欠薪、裁员、拖欠货款,达闼机器人深陷困境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备受资本青睐的明星企业,却突然陷入了危机。据报道,达闼机器人的危机并非始于一日,而是已经持续了一年之久。
从2024年1月开始,达闼机器人就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随后,公司陆续出现“万元以上部分折半发放”的情况,3、4月工资彻底停发,5月全员每人发放1万元,公积金、社保相继停缴。
最终,到了6月,达闼机器人彻底摊牌,员工开始大范围被迫离职。公司先是砍掉外包,1月裁了大概100人,到3月基本每个部门只剩几个人,五六月后开始大批次裁员,约400-500人被裁。
三、资金链断裂,产品缺乏竞争力,达闼机器人面临多重困境
达闼机器人的危机,主要源于资金链断裂。尽管公司曾历经六轮融资,前后获得共计约50亿元,但自2023年7月后的C轮融资以来,达闼机器人就再也没有获得过新融资。
此外,公司高强度研发烧钱,却迟迟未展现出盈利能力,这也可能导致资本丧失耐心。2019年7月,达闼曾计划赴美上市,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达闼机器人的产品也缺乏说服资本的“魅力”。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傅里叶等其他同行相比,达闼机器人走的“云端机器人”路线,产品技术并不十分硬核。
四、人形机器人泡沫开始破灭?达闼机器人案例引发行业反思
今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被彻底点燃。但机器人赛道的火爆也引起部分人的反思考。高盛曾公开看空人形机器人,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距离真正“上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也发表看空人形机器人的言论,表示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他认为,具身智能现在特别火,但商业路径还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机器人。
达闼机器人的资金链断裂,无疑为行业敲响了警钟:不能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忽视商业闭环,技术突破需与市场需求同步。
结语: 达闼机器人的危机,不仅是对其自身的警示,也是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还需关注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意: 以上内容为改写后的博客文章,排版符合博客发布规范,并适当进行了扩写和修改,以增强文章的阅读性和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