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来临!3C产品销量翻番,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黄金机遇-大浪资讯

admin82025-01-25 17:52:03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3C产品销量翻番,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黄金机遇

数字经济崛起,3C产品畅销,消费电子产业繁荣迎来历史性机遇

   广州某手机品牌门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平时的销量大概只有两三台,但自从国补政策出台后,日销量飙升至二三十台。” 这种销售量的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优惠政策的高度敏感,也揭示了补贴政策在短期内对市场需求的强大刺激作用。这表明政府的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消费,特别是在高科技产品领域,这样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市场反响。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3C产品销量翻番,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黄金机遇

   近日,全国多个地区陆续推出手机和其它数码产品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最高可减免500元。自1月20日起,该政策已逐步实施,至今已有多日,显著促进了3C产品销量的增长。许多消费者表示:“换新机立减数百元,真是非常划算。”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3C产品销量翻番,消费电子产业链迎来黄金机遇

   近日,ST易购(002024.SZ)透露,随着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苏宁易购的线下门店迎来了显著的增长。数据显示,政策落地首日,各地门店客流量普遍提升了三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量更是同比激增了330%以上。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也表明相关政策在刺激消费、推动绿色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种消费热潮不仅展现了市场对高质量电子产品的强劲需求,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环保理念的认同和支持。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来更新他们的设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电子废物,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这不仅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也是社会层面的一次进步。

   价格方面,京东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享受国家补贴购买手机、数码产品时,偏好选择3000-4000元价格段的手机、3000元价格段的平板电脑,以及500-1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表和200-300元的智能手环。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中端价位电子产品的需求旺盛。这也说明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国家补贴政策不仅促进了消费,还推动了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有助于提升整体科技水平和消费体验。

   分析人士预测,在“国补”的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手机销量将增加2000万部,这将进一步提升手机产业链的整体业绩。

   “国补”新政拉动3C产品销量翻倍

   日前,财联社记者实探多家深圳消费电子集合店、品牌直营店,发现“国补”扩容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进店的重要动因。

   深圳万象天地顺电的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最新的国家补贴政策,6000元以下的手机最多可享受500元的优惠。目前来看,大多数顾客都是冲着这个补贴来的。工作人员还强调,为了防止有人利用补贴政策炒货,购机时必须当场拆开包装并激活手机。 这种做法无疑是为了确保国家补贴能够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而不是被投机者利用。不过,这也可能给一些认真考虑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带来不便,尤其是那些对手机有一定了解,但不熟悉激活流程的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优化措施,既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又兼顾消费者的便利性。

   日前,国家商务部公布了一项新的补贴政策,从1月20日起,个人消费者在购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这三类总价不超过6000元的电子产品时,可以享受购新补贴。这项政策规定每人每类只能补贴一件,补贴金额为扣除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的最终销售价格的15%,且每件商品的补贴上限为500元。 这一政策无疑是对当前消费市场的一剂强心针。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许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设备持观望态度,担心新设备会更快推出,或者旧设备处理不掉。此次补贴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还能促进电子产品市场的活跃度,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补贴政策也体现了政府对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这样的补贴能够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升生活质量。当然,如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惠及需要的消费者,防止出现套利行为,将是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过,这次的补贴力度相比上一次有所减小,因此目前的效果还没有上一次那么显著。”该门店员工进一步解释道。2024年9月,广东省曾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三类产品提供补贴,手机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0%,每台补贴上限为1000元。当时这一举措促进了该省3C产品销量的显著增长。

   政策落地首日,苏宁易购门店客流量显著增加,达到了三倍之多。手机销售同比增长了336%,平板电脑销售则提升了437%,智能手表和手环的销售增长率也超过了220%。而根据京东的数据,截至1月20日中午,享受国家补贴的城市中,手机销量环比增长了200%,平板电脑销量环比增长了300%,智能儿童手表的销量也环比增长了10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推出的这一系列补贴政策对电子产品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刺激作用。消费者对于这类促销活动反应非常积极,不仅推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量大幅上升,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市场对于智能化、便携式电子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样的政策不仅能有效提振消费信心,还能够加速行业内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对于整个电子行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小米、荣耀等国产手机的门店已经开始展示国家补贴的相关信息。这表明,除了大型购物平台和品牌集合店外,许多消费电子品牌的独立门店也在积极响应政府的补贴政策。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国家推出的消费补贴政策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零售层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都能更容易地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从而促进电子产品市场的活跃度。这也反映出各品牌对于政策的积极态度,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销量。

   “售价3333元以内的补贴15%,售价3333元-5999元的固定补贴500元。手机、平板、手表均可参与该优惠。”广州一家OPPO门店工作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手机机型,单台还有降200元至400元的新春福利,叠加“国补”减500元,部分型号手机单部至高能优惠900元。

   小米集团的合伙人兼总裁,以及手机部的负责人卢伟冰最近在微博上表示,“近期关于消费电子产品纳入国家补贴的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观察,小米手机的日销量已经达到了国家补贴前的四倍,同时门店的客流量也提升了55%。”

   不过,深圳万象天地的华为旗舰店和益田假日广场的苹果旗舰店的工作人员都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他们尚未参与政府补贴计划。

   手机产业链迎新机遇

   2024年,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约2.86亿部,同比增长5.6%。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AI技术在手机领域的不断进步,包括更智能的交互方式、优化的系统性能以及更为高效的能耗管理。此外,屏幕技术的革新,如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的显示屏,也显著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使得用户不再频繁担心电量问题,从而更加放心地使用这些设备。 从整体来看,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激发了新一轮的换机热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这也表明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很高,愿意为更好的用户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

   “展望2025年,整个移动终端市场处于增长趋势。背后的逻辑,一是2025年换机需求将会持续;二是目前手机整机厂商的库存处于可控水平,奠定了今年整体手机出货状况维持正增长的基础。”群智咨询(Sigmaintell)执行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陈军表示。

   当前,商务部1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手机等数码产品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自1月20日实施以来,已有792万名消费者申请了1078.6万件购新补贴。这一政策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促进消费的积极态度,也显著地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样的举措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助于提振整体消费信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激励措施出台,进一步推动国内市场的活力与增长。

   陈军表示,在国家的大力补贴政策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手机销量将增加2000万部,达到约12.2亿部,相当于增长了约3%。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政府补贴对刺激消费市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未来几年内,这样的补贴政策或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手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产品端,AI手机的“面世”和技术迭代可能是刺激未来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增加,AI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还能为手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例如,通过更精准的人脸识别和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功能,AI手机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此外,持续的技术创新也将促使手机制造商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一趋势不仅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增长,还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陈军表示,2024年预计端侧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亿部,相比2023年的1100万部,增长幅度十分显著。这一趋势显示出消费者对智能设备中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预计到2025年,端侧AI手机的市场总量将进一步扩大至3亿部,这表明端侧AI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正迅速渗透到智能手机领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使用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未来几年内,端侧AI手机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这种发展趋势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预示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整个行业向更智能方向转型的趋势。

   对于判定端侧AI手机,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条件:算力需达到30 TOPS以上、采用3纳米工艺的芯片以及内存容量至少为12 GB。尽管如此,AI手机或AI移动终端能否实现大规模增长,仍取决于终端厂商能否发现并开拓新的应用场景。这一过程可能需要2至3年,甚至3至5年的时间来逐步完善。陈军认为,AI技术对硬件的推动作用将先于软件端。特别是在以手机为主的终端设备领域,目前在AI应用和软件落地方面还在探索阶段,因此软件层面的落地可能会稍晚一些。

   折叠机方面,陈军对2025年的情况持较为悲观的态度。“当前整个折叠手机市场的规模依然较小,总体而言,折叠屏特别是小折叠屏在折痕等问题上短期内仍需不断改进。因此,预计折叠手机在2025年的出货量可能不会太乐观。”